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奇幻 >明朝那些事儿增补版(全) > 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四章 毁灭之路

明朝那些事儿第8部_第四章 毁灭之路(第2 / 12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魏忠贤,就是这样一个坏人。

根据史料记载,少年魏忠贤应该是个非常开朗的人,虽然他没钱上学,没法读书,没有工作,却从不唉声叹气,相当乐观。

面对一没钱、二没前途的不利局面,魏忠贤不等不靠,毅然走上社会,大玩特玩,并在实际生活中确定了自己的人生性格(市井一无赖尔)。

家里穷,自然就没钱给他读书,不读书,自然就不识字,也没法考取功名、升官发财。小孩不上学,父母又不管,只能整天在街上闲逛。

就这样,少年魏忠贤成为了失学儿童、文盲、社会无业游荡人员。

但这样的悲惨遭遇,丝毫没有影响魏忠贤的心情,因为他压根儿不觉得自己很惨。

多年前,我曾研习过社会学,并从中发现了这样一条原理:社会垃圾(俗称混混)是从来不会自卑的。

虽然在别人眼中,他们是当之无愧的人渣、败类、计划生育的败笔,但在他们自己看来,能成为一个混混,是极其光荣且值得骄傲的。

赵大人在把他们扫地出门的同时,还不忘给这四位下岗人员一个响亮的称号——四凶。为此,他还写了一篇评论文《四凶论》,以示纪念。

跟着这四位一起走人的还有若干人,他们都有着共同的身份:三党成员、落水狗。

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既然赵大人不给饭吃,就只好另找饭馆开饭了。

就在此时,一个人站在他们面前,体贴地对他们说,在这世界上,赵南星并不是唯一的饭馆老板。

据史料记载,这个人言语温和,面目慈祥,是个亲切的胖老头。

因为他们从不认为自己在混,对于这些人而言,打架、斗殴、闹事,都是美好生活的一部分,抢小孩的棒棒糖和完成一座建筑工程,都是人生意义的自我实现,没有任何区别。

做了一件坏事,却绝不会后悔愧疚,并为之感到无比光荣与自豪的人,才是一个合格的坏人,一个纯粹的坏人,一个坏得掉渣的坏人。

参考消息

八千女鬼乱朝纲

《烧饼歌》是一本诗歌体的谶纬之书,相传它的作者乃是大名鼎鼎的刘伯温。在这本书中,刘伯温神秘兮兮地对近五百年来的大事都作了一番预言,其中有一句:“任用阉人保社稷,八千女鬼乱朝纲。”所谓“八千女鬼”,实际上就是将“魏”字分拆了一下。稍微有点历史知识的人都能猜得出,这就是在说魏忠贤祸国一事。这本书极有可能是近代人事后诸葛亮式的伪作,只不过托名刘伯温罢了。否则刘伯温果真有如此神奇的预测本领,为何算不到自己不能善终呢?

现在,让我们隆重介绍:明代太监中的极品,宦官制度的终极产物,让刘瑾、王振等先辈汗颜的后来者,比万岁只差一千岁的杰出坏人、恶棍、流氓地痞的综合体——魏忠贤。

混混的幸福

魏忠贤,北直隶(今河北)肃宁县人,曾用名李进忠。

对于魏公公的出身,历史上一直有两种说法:一种说,他的父母都是贫苦农民;另一种说,他的父母都是街头玩杂耍的。

说法是不同的,结果是一样的,因为无论农民或玩杂耍的,都是穷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