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上错花轿,正德成了我舅哥 > 第152章 何以治灾民?

第152章 何以治灾民?(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弘治皇帝瞥了一眼萧敬,见其手中端着餐盘,于是挑起一块小一点的糕点,放在嘴里慢慢的品尝起来,接着又端起茶盏抿了一口。

从寅时到现在,足足三个多时辰,弘治皇帝就喝了一碗莲子羹,肚子里空无一物的确让人觉得有些头晕眼花。

知百姓之所苦,行百姓之所需。

三千流民便是三千个家庭!

更何况,他曾听自已的父亲,以及李东阳说过此事,知道陛下对于陈子玉安置做法极为满意!

一时间,心中就有了决断。

反观其他人,若出身富裕,那可能更多的是站在书本角度泛泛而谈,若是出身贫苦些的,多多少少对灾民有些感同身受。

殊不知,孔孟之道乃是阳春白雪,根本无法让人填饱肚子?

书中没有写如何的种地,书中也没有写如何的解决吃饭问题!

孔孟那只是读书人的孔孟,与百姓何干?

想到这,张信心中便有了腹稿,于是提笔开始写了起来。

王守仁看到题目后,也稍稍镇定了一些。

弘治皇帝端坐在龙椅上,脸色平静异常。

对于每一次的科举,他都抱有期待,希望能出现一些真正的济世济民之辈。

萧敬朝着后面的小太监使了个眼色,小太监立即会意退了下去。

不一会儿端来了一杯热茶和一些糕点,萧敬接过来后,缓缓的朝着弘治皇帝身边走去。

“陛下!”萧敬轻轻的提点了一声。

他本身就是务实主义者,放下书本后,常常走在乡间与老农交谈。

百姓们的想法,他也颇为清楚。

更何况,这些日子二人闲暇之时,张信也会带着他去西郊作坊走走。

越是了解的深入,他越是对陈子玉佩服的五体投地。

这才是知行合一!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