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仙侠 >赝太子 > 第九百二十二章 我希望没有这一天

第九百二十二章 我希望没有这一天(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虽说内法外儒,但外儒还是必要的,如果没有仁这個字,司法就很容易变成法家之苛政,考官要是以你刻薄,低低录取,你也无话可说,要是贬落,也有理由。”

“应该以事实论罪,又以有心无心论轻重。”

这话一出,方惜本是不服,想跳起来抗辩,就猛的一怔,这是著名的典故。

子贡赎鲁人于诸侯,来而让,不取其金,孔子曰:“赐失之矣。自今以往,鲁人不赎人矣。取其金则无损于行,不取其金则不复赎人矣。”

子路拯溺者,其人拜之以牛,子路受之,孔子曰:“鲁人必拯溺者矣。”

子贡赎人不要报酬,人人不赎人,子路救人受牛,人人作好事了。

仔细一想,方惜不由变了色,不服之色渐渐褪去,露出沉思。

方惜有些惊讶,还有一些不服,自己虽过去有段时期没好好读书,但后来都改了,勤奋刻苦,自认为不差别人,怎么还没考,就被认为可能不中了?

苏子籍看出了他的不服与不解,也不争辩,静静说着:“你的想法,还是局限于普通读书人的视角,而非站在治国的角度。”

“甚至严格说,连读书人都有些不合格。”

苏子籍口气漫不经心,话却很重:“你读的是什么,是四书五经,你考的是什么,是春闱,是国家取士来做官来治国。”

“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听起来好听,可世人非是圣贤,谁能为善无心,如果有心就不赏,那人人就不善了。”

这道理其实很简单,从两个典故就能看出,与大政冲突,怎么可能录取?

这道理,二人都是已经考中了举人的读书人,只要给点明一下,就自然能想明白。

“说白了,这是以鬼神压人道,压王法,而我们的考试是在人间,人间考官贬落伱,实是理所当然。”

苏子籍说完,又转脸对着余律说着:“你说的,善必赏有心亦赏,恶必罚无心亦罚,大体上是对了。”

“只是,却不符合人情。”

“为什么,你一有心就不赏赐,谁还去作好事?”

“更不要说虽恶不罚了,心只有自己知道,别人不知道,谁能知道你有心无心,坏了事,就自然要惩罚。”

“要不,有人杀人,有人卖国,喊着我是无心,你放不放?”

“故有心为善虽善不赏;无心为恶虽恶不罚实是坏世之言,且直接与朝廷大政以及孔子冲突。”

“子贡赎人,子路受牛的典故,你不会不清楚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