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乱世栋梁 > 第一百零六章 图穷匕见

第一百零六章 图穷匕见(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无数人的请求,汇集到萧大款这里,他作为录尚书事的相王,必须主持公道,劝阻皇帝的荒唐之举。

但对于萧大款而言,要考的不只是士族们的人心,还有风险。

譬如琅琊诸葛氏,当初门第可远在陈郡谢氏之上,现在呢?

所以,一旦皇帝驻跸淮阴,士族们必须跟着去,然而这一去,百余年来在江南积累的家业、田产怎么办?

人可以搬迁,但田地、庄园没法搬着过江。

多少家族的日常开支,都靠着建康、三吴地区的大量土地和庄园来支持。

此前,新税制实施,导致各家在建康城内的日常开支平添了不少成本。

所以,支持皇帝驻跸淮阴的声音越来越响亮,而淮南各地不断有寒族组织百姓到官府请愿,上万言书。

请求皇帝驻跸淮阴,请求朝廷给两淮子弟一个为皇帝(朝廷)效命的机会。

面对伧楚们(三吴之人对江北之人的蔑称)恬不知耻的请求,建康的士族们坐不住了。

因为皇帝一旦驻跸淮阴,随之而来的一系列“新政”,包括府兵制,会带来极其严重的后果。

制度上,动摇九品中正制;权力博弈上,导致皇帝被一群好战的粗鄙武人包围、蛊惑,远离忠良。

现在,一旦皇帝驻跸淮阴成为事实,那士族们江南庄园的收获,要经过长途运输才能运到行在,供应自家日常所需。

如此,日常生活成本大幅增加,长途运输得不偿失,日常生活所需的粮食、布匹、瓜果蔬菜不如在当地购买。

然而买东西要花很多钱,士族们本来靠着大庄园自给自足,在建康城里住得舒舒服服,往后得拿钱从市面上买生活物资,这算什么?

日子没法过了!

所以,当寒族们极力支持皇帝驻跸淮阴之际,士族们也群情激奋,极力反对皇帝离开建康、长期滞留在外。

而且,皇帝长期驻跸之处,必然是实际的权力中枢,行在淮阴,就成了事实上的国都。

没有皇帝的建康,即便依旧是都城,却已经形同虚设。

士族们聚居建康周边,已历数百年,一旦建康的都城地位形同虚设,后果就是士族们稍有不慎就会被断根。

因为累世为官、接近权力,才是士族们维系门第的唯一关键,远离权力,士族们的日子就没法过了!

当初,衣冠南渡时,显赫一时的许多士族,因为后代在仕途上渐渐不显,门第也随之下滑,渐渐不为人知。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