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单手插袋拿麦,今天制霸舞台 > 第十二章 终于有食堂了

第十二章 终于有食堂了(第2 / 8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这很正常,Demo一般只有个大概,框架,配器、和声、鼓组只能说不缺,没什么音色和质感可言,主要就是听个意思。

或者说到这种地步,陆景桓其实更像是父亲的角色。

太多废弃的蛋白质了……他怎么可能记得谁是谁。

在大家抓耳挠腮想出来的概念中,干自己本职工作的闵熙珍表现当然抢眼。

“想念。

“我给泰妍这张专辑定下的主题是:想念。”

陆景桓还不是以效率著称的,像有的高产流Rapper,短短的几年职业生涯就能制作三千多个Verse。

产量高到就算自己原地去世,也能继续打包集合着出专辑,出到这个世界再也没人记得他为止。

高度工业化的现代创作流程,对音乐人生产力提升就是这么显著。

以前租棚就是一笔钱,请乐手又是一笔钱,请录音师又是一笔钱,歌曲保存又是一大钱。

想像现在这样搞一千多首歌的话,成本就足够陆景桓卖身给星船。

她在大家的注视中播放起自己的歌单,和陆景桓还未透露的想法相当有默契,里面全是各种各样的EDM歌曲。

“《I》取得了如此之好的成绩,即使再走轻摇滚,成绩多半也很难有所突破,所以我的想法是:在抒情基础上,加入比较新潮的EDM曲风,这样即使成绩中规中矩,也可以回去走保守路线。”

不愧是在S.M从懵懂大学生熬成老油条的女人,闵熙珍一开口就和老东家之前的策略趋同。

“泰妍擅长的是中慢板的韩式抒情,但既然已经做EDM了,歌曲的BPM必须得提高,但又不能太高,不然大家的注意力会集中到频率增高的鼓点上。”

闵熙珍播放了自己心目中最合适的主打歌,整个办公室被略显粗糙的音乐充斥。

这样的例子又不是没有,迈克尔.杰克逊做专辑的时候就因为太过“铺张浪费”,被唱片公司直接叫停过。

现在时代变了,抱着一台电脑戳戳点点,甚至连亲自唱都不用,就做出一首歌来。

有这么充沛的曲库,金泰妍的专辑讨论,其实就变成了“筛曲大会”。

大家把能整合成一个概念的歌曲收集起来,再提交到陆景桓手里,尽管他自己可能都不记得这些是什么时候,以什么样的心情写的。

妈妈当然记得自己的每一个孩子——前提是没生那么多的情况下。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