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其他小说 >七零年代海岛恶婆婆 > 第258章 卖米

第258章 卖米(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咋还急眼了呢。”

人一看徐春娇把米袋子都扎好不让看了,赶紧解释,“我儿子过段时间要结婚了,到时候摆酒席肯定需要米,肯定是真心实意的想买。”

地的自由市场。

这种地方一般都在旮沓角落里,卖什么的都有相当热闹。

徐春娇用编织袋打掩护从空间里头拿出来十斤大米,没一会就有人上前来问价。

“二十块钱一百斤,算斤的话一斤两毛三”

自由市场的买卖就没有不讲价的,所以她故意把价格往高了开。

一个小孩喊着:“她ong我,还拿我的胶擦...”哒哒哒的跑远了。

路边有几个带红领巾的学生,其中有人在读作文,徐春娇一听是普通话赶紧往那走。

她没现场打断,背着手站一边听。

小姑娘朗声读得很有感情,“我爸爸给我买了个风筒,然后我们一起去河边踩单车,回家立刻去了冲凉房...”

徐春娇还很认真的翻译了一下,风筒应该是电吹风机没错吧?

果然想买粮的一个女同志顿时一副肉疼的模样,“老同志,你这卖得也太贵了,就便宜点吧,这么贵不会有人来买的。”

徐春娇道:“要便宜上粮店买去。”

对方不吱声了,这种带清新米香的可遇不可求,比粮店的陈米强不知道多少倍!

人想了想,“一毛一斤,我跟你买一百斤。”

这种毫无诚意的砍价也叫徐春娇不高兴,直接把米袋子掩了起来,“同志,我为了把这些米运过来冒了很大的风险,真想买就给一个诚意的价格。”

还有个孩子在写数学,费了两张草稿纸最后得出个十七厘米的爸爸睡在两百米床上的结论。

等她比手画脚的问那几个孩子本地自由市场在哪里的时候才知道多虑了。

这地儿的人真好啊,只要你是说的是普通话,就算普通话再烫嘴人家也会坚持接上。

特别是那做算数的小孩,数学都没整明白就热情洋溢的要亲自带去自由市场。

徐春娇靠着半生不熟的普通话还真就找到了本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