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内 > 第二五八四章 甘当台阶

第二五八四章 甘当台阶(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沈溪回朝之事原本模棱两可,这一刻算是拍板定下来了。谢迁之前一直犹豫不决,但现在王琼进京,兵部尚书之职抢先进行更迭,谢迁感受到暴风雨即将来临的气息,立即拿出他身为首辅的气派来。

刘理和谷清根本就没资格跟三朝元老谢迁叫板,对于谢迁的质问以及决定,没法发表意见,相互看了一眼便灰溜溜离开。

随后谢迁把朝中主要文官召集到一块,重点提了沈溪回朝之事。

杨一清原本对于谢迁委命他向皇帝上奏压力巨大,现在终于轻松了,便在于谢迁联合朝中众人一起上奏,不过上奏中除了提出让沈溪回朝外,还着重指出如今朝中不适合人员变动,分明是想堵住王琼升任兵部尚书之路。

谢迁才刚刚赶到,直接上前问道:“真的是陛下派两位公公回京传旨?”

刘理笑道:“瞧谢阁老这说的……若非陛下圣谕,谁敢带圣旨回来呢?”

谢迁道:“兵部尚书更迭,当以朝议论定,为何陛下突然下旨,朝中竟无一人知悉?此事可有跟前任尚书商议?”

周围的人见谢迁态度,都觉得难以理解。

连杨一清都在想:“谢阁老一向对于之厚身兼两部尚书意见很大,朝中非议声也颇多,为何此番却好像对之厚卸任、德华升迁之事有诸多不满?难道只是因为不合规矩?”

听说胡琏要接替王琼出任三边总督,杨一清心中不是个滋味儿。

胡琏在朝中的根底太浅了,哪怕之前追随沈溪屡立战功,但始终做巡抚都属于战时破格提拔,现在突然说要让胡琏去当西北出任最高军事统帅,杨一清心中更觉得正德皇帝偏向于提拔重用沈溪派系中人。

但随即杨一清又一想:“德华却不是之厚的人……之前谢阁老在西北时,他处处都以谢阁老的命令为先,此番德华回到京城,对之厚应该是一种制约。”

……

……

刘理本来笑脸相迎,闻言不由板起面孔来,摇头道:“谢阁老提的问题,小的一概不知,要不您老上疏问问陛下?”

谷清在旁帮腔:“陛下要不了多久便会回京师,届时谢阁老亲自去向陛下询问也是可以的。”

谢迁脸色漆黑,在场人中数他的地位最高,说话份量十足,但在王琼接替沈溪出任兵部尚书之事他却一无所知,这才是问题的关键。

谢迁道:“江南初平,民心不稳,西北也是乱象丛生,达延汗随时都会卷土重来,此时对于兵部尚书更迭之事,再怎么慎重也不为过。老夫必定上奏,请陛下收回成命,一切等陛下回京,与大臣们商议过后再决定也不迟。”

杨一清心想:“谢阁老刚说让之厚回京,这边陛下便撤换之厚兵部尚书之位,看起来陛下已抢先出招,谢阁老不急才怪。”

杨一清和李鐩一起到了兵部大门前。

谢迁、杨廷和、张子麟等人也闻讯赶来,而自徐州赶来宣旨的天使,乃是司礼监随堂太监刘理和谷清。

“几位大人都来了?”刘理跟张苑的关系很好,地位比谷清要高,此番由他出任传旨正使。

刘理和谷清身旁是兵部两位侍郎,左侍郎陆完刚从山东回来,此前他都在山东地区领兵平叛以及赈济灾民,右侍郎王守仁则一直留在京师打理兵部事务。

因为刘理和谷清等人是从兵部衙门内出来,说明传旨已结束。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