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内 > 第六三三章 出狩

第六三三章 出狩(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朱祐樘不会骑马,但他年少时受他父亲成化帝影响,学过射箭,可他对打打杀杀的事情深恶痛绝,所以他宁可留在行宫休息,也不想参与到这次狩猎中。但他毕竟是一国之君,既是狩猎的发起者,也是主持人,别人都要看他的脸色行事,朱祐樘深知这一点,所以除了狩猎之外的活动,都会尽量参与。

文臣来围场参加狩猎,并不会感觉单调,除了有烧烤和酒水供应外,尚有吟诗作赋的活动,想来当年唐宋那些大诗人、大文豪也是在陪同皇帝出巡时作出一系列华美诗词和锦绣文章。

大明既然以文治国,当然不能落于其后,只是大明官员基本都是科举选拔出来的,很多都是三四十岁才入官场,又要论资历获得提拔,到最后的结果便是,能够做到朝廷大员的基本都是一群老家伙。

南海子有海户有一千多人,职责除了守护园林外,更重要的是养护动物、侍弄花草树木,里面并没有凶猛的野兽,所养都是一些容易捕猎的温驯动物,几乎相当于一个露天的生态动物园。

成化朝时,成化帝倒是经常带着万贵妃到这里来狩猎,可到了弘治朝,由于弘治皇帝体弱多病,早就把狩猎的事情放下了,以至于这些年来南海子缺少经费,变得有些荒败。

这天弘治皇帝出巡狩猎,从皇宫到正阳门之间皆都封路,銮舆出了正阳门后继续往南,行了大约一个多时辰就看到南海子的北大门大红门,从大红门进去,又走了大约一炷香时间才进入庑殿行宫。

而此时,漫长队伍的后续车驾,才刚驶出正阳门。

因为狩猎要持续两天,第一天弘治皇帝将带着文武官员,在行宫外举行一个小型仪式,然后弘治皇帝将接见兀良哈使节,并以开炮的形式宣告狩猎开始。

秋围前一天,马文升把沈溪叫到兵部嘱咐一番,大概意思是让沈溪第二天与兵部车驾同行,因为这次秋围张皇后和太子朱厚照并未随行,詹事府那边除了詹事吴宽外,其他人各司其职,沈溪属于被临时征调兵部听用。

“马尚书,可是要如同当日在校场演炮时一样,当着兀良哈人的面,演示火炮轰击草人和草马?”

沈溪具体还是要求证一下,因为这几天兵部这边只是交待让他负责演炮事宜,根本就没说流程。

马文升点了点头,道:“具体你毋须操心,到时候自然会告诉你对着哪里放炮,你放心就是。”

沈溪心想,难道在围场演炮,还能变出花样?这次不打假人,改打真人试试实战效果如何?

在这两天时间里,随行官员中会骑马和射箭的,可以参与到狩猎中,最后将会有一个小型比试,以狩猎到的猎物的多寡来决定胜负,由弘治皇帝亲自赏赐。

第一天晚上,围场还会有篝火晚会,相当于一次露天烧烤会,有御赐美酒和美食,到第二天上午,弘治皇帝在行宫接见佛郎机使节阿尔梅达等人,并于当晚返回皇宫。

弘治皇帝决定出巡时,张皇后尚凤体无恙,本来他准备带着老婆儿子一起来,相当于度假,但因为张皇后身体骤然出现变故,弘治皇帝心情不佳,本想取消,可毕竟之前已经确定要于狩猎时接见番邦使节,言而无信可不是天子作风,所以弘治皇帝只能硬着头皮前来。

至于随行官员,内阁由刘健和李东阳留守,谢迁随行,六部则尚书或侍郎任留一个,这个将会提前商定好。

因为户部情况比较特殊,正值秋粮入库后清点粮食,以及计算出绥抚边军需要调拨的钱粮数量等问题,户部尚书和左右侍郎均不出席。

……

……

明朝京城的狩猎场是位于京城南边的南海子,据说北面的后海、什刹海便是由于地理位置与其相对应而定下的名号。

南海子也是京师百姓俗称的“海子里”。

南海子始建于元朝,是蒙元的皇家狩猎场,成祖迁都后,于永乐十二年将狩猎场扩建,范围增加到元朝的十倍,并于明宣德三年修治南海子围墙、桥道、土墙长约一百二十多里,开辟四个大门,分别是大红门、南红门、东红门和西红门,同时修建皇帝出猎所用行宫,设立两座提督官署,并设“海户”把守。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