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内 > 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

第四〇〇章 千里寻夫(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沈溪却直接将写着题目的纸送回去,摇头道:“这种事情多是无中生有,即便是真的,我等也该靠自己的实力上榜才是。”

苏通用惊讶的目光打量沈溪,不可思议地问道:“这话怎么说的?有考题泄露出来。旁人都知晓,我等却不知,这是否太不公平?”

沈溪摇摇头,这天下就没完全公平的事!

到了仁宗洪熙元年,在大学士杨士奇的建议下,朝廷正式定下南北卷制度,南卷取士十分之六,北卷取士十分之四。

等到了宣宗登基后的宣德二年,朝廷又在南北之间增加了“中卷”,主要是将一些不太好划分南北的地域隔出来,南卷和北卷各让百分之五与中卷。

最后三卷划分为:北卷百分之三十五,中卷百分之十,南卷百分之五十五。

沈溪在这次会试中,竞争对手就是所有南卷的考生,虽然南卷在总录取中占据五成五的份额,可在会试中,南方考生却占了总考生人数的七成左右。尤其是江南士子,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是全国最高的。

北方一直在科举方面有劣势,就算录取比例只有三成五,也是对北方举人的一种极大的保护性措施。

絮莲本想同行,但她要照顾孩子,无法跟随,只能留在家中。

二月出发,最快也要到三月底才能抵达京城。那时候别说会试,连殿试都结束了。谢韵儿去京城到底能帮到沈溪什么忙,连谢韵儿自己都不清楚,但她还是固执地去了,就好像千里寻夫的小娇妻,去意决绝。

……

……

与此同时,沈溪已经到了紧张备考的关键时刻。

因为单从才学文章论,北方能中进士之人寥寥无几。

连划分考生号舍时。南卷的考生也被划分到相邻区域去,等考试结束收卷后,南卷、中卷和北卷会单独分开,从中选拔进士。

若会试中榜。到了殿试的时候,就没有地域的区别了。

“沈老弟,你没出来,不知道这几天城里闹得沸沸扬扬,说是考题泄露了。也不知是真是假……各种传说五花八门,私下传播的题目也是各种各样,分辨不清真伪,我都整理出来了,你先拿去看看,能否派上用场。”

苏通说着就要把他这几天整理出来的“鬻题”交给沈溪看。

到了二月初七,距离会试入场还有一天,沈溪已准备好第二日应考的所有事宜。这天他跟苏通见了一面,互通有无。

苏通将他打听到的消息告知沈溪,这届会试的参加人数大约是三千五百人左右,最后拟定录取人数为三百人。

在明初,会试录取人数并无定数,最少一次录取三十二人,最多则录取四百七十二人。具体数字,由吏部奏请酌情定夺,到成化十一年,才确定下来每届会试录取三百人的定规。但也可在三百的数量上,恩诏增广五十人或一百人,但并非恒制。

近百分之十的录取率,看起来很高,但却受限于地域划分。

在明初南北榜案发生之后,朝廷对于科举取士,一般是根据地域来进行录取。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