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寒门状元内 > 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

第一八二章 与严嵩比肩的神童(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按照规定,沈溪得回原籍宁化县,提交履历,再找廪生和乡民具保,等于是为他参加科举考试进行担保,同时还要联络一起参加县试的人进行互结,即考生作弊连坐。

中间整个流程极为复杂,需要时间和人脉,而沈溪考试时也必须赶回宁化,县试的主考官是地方知县,现如今宁化知县仍旧是叶名溯。

“先生,您对小郎教诲甚多,我们没什么好报答的,这是小小意思,还请笑纳。”

为了表达感激之情,惠娘决定厚增一笔银子给冯话齐。师道尊严,为避免让沈溪看到,周氏特别带着儿子回到后巷家中,说是给家中供奉的生位磕头,感谢沈溪杜撰出的老先生的启蒙大恩。

待母子俩离开,惠娘才拿了银子出来。

“再者,沈溪的年龄其实不小了,话说几年前……恩,应该是弘治三年的事情,江西有严氏子弟年少聪慧,十岁考县试一试即过,为世人所传诵。相比之下,沈溪也不会差到哪儿去,就算不过,也当是为以后他参加科举积累经验。”

沈溪没想到会得到冯话齐如此赞誉,本来这种时候他不该说话,但听到“江西有严氏子弟”时,他还是忍不住出言问道:“先生,那人可是叫严嵩?”

“正是,你从何得知?”冯话齐惊讶地打量沈溪。

沈溪苦笑了一下,嘉靖一朝位极人臣权倾朝野的首辅严嵩,他岂会不知道?严嵩和他儿子严世藩,在明朝历史中,名声那是毁大于誉,甚至有人将他列为明代六大奸臣之一,称其“惟一意媚上,窃权罔利”,但沈溪以一个历史学者的观点,只当严嵩是个懂得在名利场上争权夺利、打击异己的投机者,而且还是个大赢家,可惜最终仍落得个削官还乡,无家可归,惨死墓舍的悲惨下场。

“我只是偶然听人说及。”沈溪随便敷衍了一句。

尽管冯话齐一再推辞,但奈何他需要养家糊口,最后还是收下了。

不过作为报答,冯话齐允诺,放年假这段时间,他会抽空给沈溪补课,专门教授县试中各场考试需要用到的知识。

冯话齐有秀才功名,岁考从他考中秀才后就从未中断,他对如何考秀才可说算是上是行家里手,有他来专门教导沈溪学问,惠娘和周氏还是放心的。

冯话齐没有再追问。

严嵩家境富裕,其父久考未成,便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悉心栽培教导,五岁启蒙,九岁入县学,自小就被人称颂为神童,而沈溪并不具备这样的条件。

但若是沈溪可以跟严嵩一样,十岁就能过县试的话,名声照样很快就会传扬开来,为世人熟知。

在冯话齐提出有严嵩这样一个十岁过县试的神童例子后,之前一直心存疑虑的惠娘和周氏尽皆释然,她们平日里把沈溪的聪明慧黠看在眼里,现在得到先生的肯定,她们自然希望沈溪越早成材越好。

随后冯话齐又与周氏和惠娘商量了一下关于沈溪县试的细节。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