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山沟皇帝 >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发展的美洲

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澎湃发展的美洲(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围绕着这些移民镇、村的,乃是一片一片,几乎一眼望不到尽头的农场。

其实这年头,很多人并不喜欢住在城里,但凡是有点条件的人,都是喜欢住在乡下。

尤其是权贵们富豪们,都喜欢建造大规模的宅院,一般也都是修筑在城郊,比如金陵城的郊区里就有很多权贵们的豪宅。

更不要说,当面帝国玩土地改革的时候,还是采取的限定土地用途的方式,土地限制了规定只能是种植粮食,那么就只能种植粮食,是不能种植什么经济作物的。

所以帝国本土的粮食产量,还是有保障的。

但是如果想要把帝国的人均粮食水平提高到三百五十公斤甚至是四百公斤这样的水准,单单是靠传统的华夏农业区是不行的了。

得加上帝国本土的其他新开发地区,比如说辽西、辽东、比如说中亚。

此外还得加大进口,南洋地区,美洲地区就已经是帝国的粮食进口区域了,后期的印度以及非洲也是可以的。

但是帝国本土的粮食总产量只有六千万吨,而缺口的两百万吨粮食,其实都是从海外领地进口的,其中以南洋的吕宋省、万丹省、马六甲州为主,美洲西海岸为辅。

然而帝国本土进口的农产品不仅仅是粮食,其实更多的还是各种经济农作物,比如蔗糖、棉花。

而这些经济农作物如果不进口的话,那么就会在帝国本土消耗大量的土地去种植,如今有了大量廉价的海外经济作物进口,本土的很多农民无利可图之下,干脆一股脑种植粮食了。

毕竟大唐的粮食,那可是旱涝保收,因为大唐玩的是粮价稳定政策,大唐粮食总公司每年都会以固定某个价格大量收购粮食。

他们制定的粮食价格是参考了诸多方面的,需要保障农民的利益,同样还得保障工人们的利益。

从能够为帝国本土提供大量的农产品以及贵金属,也就可以看得出来如今北美洲发展的还是相当不错的。

而作为北美洲里发展的最好的城市,新南港自然也就不一般了。

如今新南港的城市居民虽然只有万人不到,但实际上这些城市居民大部分都是官员以及他们的家属和驻军,而实际上新南县的移民们,人家可不住在城里,要么是住在自己的农场里。

要么是住在一个个移民小镇上!

整个新南县上百公里范围内,有大约二十个规模比较大的移民镇,一百多个移民村,一共有大约二十万帝国移民生活居住。

因为一个种田卖粮,一个打工买粮,一个平衡的不好,那么就会让其中一方吃亏。

因此大唐官方对粮食价格是非常敏感的,限死了价格。

这也意味着,农民们只要肯干,那么种出粮食来就不用担心丰收伤农,更不用担心卖不出去。

赚的不多,但是肯定能赚!

所以,本土的大部分农民,对于种植粮食的积极性还是非常高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