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明话事人 > 第229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

第229章 无法拒绝的条件(第2 / 6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万一能在有生之年推广成双季稻,也算是一件大功德了。

林泰来又对父亲劝道:“如果把这事能做成,那就是百世之功也。

然后到七月下旬,再次插秧,如此不停反复。

用上若干年时间,就应当能初步培育出可以稳定出产的双季稻种了,亩产千斤也不是梦。”

林老爹惊疑不定的说:“这能行?”

林泰来很随意的说:“应当可行,反正父亲闲着也是闲着,不妨试试看。”

在原本历史时空,是在一百年后康熙年间,才开始在江南推广双季稻的。

看着失去人生目标的父亲,林泰来想到了什么,又开口道:

“种田确实也可以很有意思,关键要看怎么种。十年才可能有所收成的田,父亲能坚持的下来么?”

林老爹闻言反驳道:“胡扯!哪有十年才有收成的田?”

林泰来答道:“我们苏州这地方,其实一年可以种植两季稻谷,父亲要不要试试看?”

林老爹愕然道:“什么稻种能一年两熟?我从来没有听说过。”

当时仍然处于小冰河期末尾,气候比现在还差,那时候都能成功种植双季稻,现在就更没问题了。

林泰来所回忆的,就是历史上百年后的育种的办法,据说是康熙皇帝亲自主持的。

他也不是农业专家,只能模模糊糊的凭借记忆复述给父亲听。

反正弄个三五亩实验田地,随便折腾无所谓,如今林泰来也不在乎这点人力物力的投入。

主要是让父亲有点事干,有个人生目标,不至于真得了闲病。

林泰来说:“我也没有这种稻谷,但可以慢慢培育,我估计怎么也得十来年功夫吧,所以说十年才能收成。”

林老爹不敢相信的说:“你还懂这些?”

江南田地本来就高产,如果一年还能种植两季,那是什么概念?

林老爹虽然没什么文化,但也知道增产数目必定是一个天文数字。

林泰来一边回忆着记忆里的信息,一边说:“用三五亩试验田地,三月就插秧早稻,到六七月时,将那些能成熟的稻谷留下来作为稻种。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