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重生王伦之我的梁山 > 第188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

第188章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三)(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从此之后,东京各地都留下他们的足迹,盛会佳节相得益彰,互相成就。

才子佳人,神仙眷属,这种交往超脱了年龄的桎梏;因为李师师的身份,也绝少了人们的白眼。

他1向这么快乐地生活,自比柳永幸福,直到今晚碰到王伦。

先把自己最在意的白发、年龄拿来开玩笑,然后又用最不经意的话表达最直接的轻视。

是何狂士哉?敢不把他放在眼里!

难道对方不知道自己的名声?不应该啊,但凡读书人,都曾听得美成先生、清真居士之名!

3十5年前的元丰6年(1083年)7月,他正是风华正茂的年龄,便向神宗皇帝献上了长达7千字的《汴都赋》。神宗览后大感惊奇,召他到政事堂,命翰林学士李清臣在迩英阁朗诵。

由于赋中多古文奇字,李清臣多不识得,只好读其偏旁。

这是1篇摹仿汉代《两都赋》、《2京赋》的大赋,其规模也像汉赋。赋中用假设的人物“发微子”和“衍流先生”的对话来逐步开展对于汴都描写与颂扬,其间也表示赞许王安石的新政,因而大获赏识。

献赋之举传播之后,他名动天下。

“方才听得小官人吟诗,只是拾前人牙慧!今晚正值元宵佳节,周某便冒昧请教:小官人能做1首自己的作品么?”

1边说,1边堵住王伦的去路。

他说此话已经是在将军了,但凡王伦有些血性,便须当场做1首诗词来。既有诗词,便是他这个名家发挥的舞台,好歹也得把其批得体无完肤!

李师师见状,笑意盈盈。对周邦彦的才情,她是丝毫不怀疑的:随时随地写1首诗词肯定是没问题,还肯定合韵律。

虽说早期他也有潦倒奔走之日,但仕途1直处于上升状态,后来逐步做到知府,直至成为宋徽宗设立的大晟府的“音乐官员”。上宠下捧,过着舒适的“专业创作”生活。

在此期间,他以他的音律知识并吸收民间乐工曲师的经验,搜集和审定了前代与当时流行的8十多种词调,确定了各词调中每个字的4声,连同为仄声的上、去、入都不容混用,读来抑扬变化而和谐婉转,绝无吐音不顺而显得拗口的地方。

这种词本身即富有音乐美,同乐曲能够完美配合。所以,当时上至贵族、文士,下至乐工、歌女,都爱唱他的词。

李师师便是被征服者之1,完全被他的才气所迷倒,成为最出名的粉丝。

他也因之成为她的御用词人,更得以成为第1位闯入李师师生活的男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