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辛亥科技帝国 >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我们的青岛(八)

第三百二十九章 我们的青岛(八)(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父母之邦永不抛弃自己的子女,子女就永不放弃祖国!

这一刻,陆飞的胸口被自豪感填充的满满,直到空中盘旋的飞机径直向青岛上空飞去,偌大的李村英军营房,就剩下他一个人的时候,他也没有丝毫的畏惧。

他相信,现在的祖国不会让他孤军奋战!他的身后还站在数十万的江淮军,更有四万万的同胞作为他坚强的后盾!

反而是留下看守营地的一百多英军的军官,畏畏缩缩不敢直视陆飞的眼睛,他们的蓝眼珠里只有对未知命运的恐惧。

???分割线???

数百年后,有一位伟大的英雄在他的诗句中颂扬着祖先的豪情: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

形销骨立的守军心中都抱着一个信念,大汉不会放弃我们,援军一定会到!

正是这样强大的信念支撑着他们打退匈奴人潮水般的进攻,哪怕是将弓弦上的兽筋都煮了吃掉也要坚持抵抗。长安接到金蒲城被围的消息的时候,已经是半年之后了。这个时候没有人知道金蒲城是不是已经被攻破,没有人知道金蒲城是否还有活着的汉军。即使如此,大汉依然派遣大军救援,就在城内只剩下二十六名守军的时候,遥远的长安派来的援军终于冒着风雪踏着流沙到达金蒲城下。

当这支英勇无畏的守军回到玉门关的时候,只剩下区区十三人,援兵的损失则远远超过这个数字的几十倍,消耗的物资更是不计其数。

当这十三名勇士回到关内的时候,玉门关的守将亲自替这些已经不诚仁形的普通士兵沐浴更衣,表达对英雄最崇高的敬意。

邝海山作为司令官竟然带着部队亲临第一线,他的手里能用的只有一个快速反应师,一万两千人,外加先期到达的六千商警总队。而他将面对的曰军则是六万人,其中还有曰本装备最精良的近卫师团和最凶悍的熊本师团,随行的各国观战武官都替他捏了一把汗。

不过邝海山压根就没丝毫的担忧,这一万两千人是江淮军嫡系中的嫡系,当初跟随他远征蒙古,后来又随着顾南山打过广岛师团,又在大沽口消灭过熊本师团的御手洗大队。

五百辆卡车携带着大批的军用物资,拖着上百门大小口径的火炮,天上还有一个飞行师八十五架飞机助阵,以及秘密调运过来的一个装甲营二十辆“陆地巡洋舰”,再打不赢小曰本,邝海山觉得自己干脆学曰本人切肚子自杀算了。况且,还有四万后续部队正坐着火车往前线增援。

陆军刚刚抵达高密县,前方的侦察机就发回了电文,在距离高密县不足十里的流亭镇发现曰军主力,同时还有曰军构筑的战壕等工事。

我大汉,正是因为这样不放弃每一个士兵的精神,才能拥有令胡虏威风扫地的赫赫天威。我大汉的士兵,正是怀着祖国不会放弃我们的坚定信念,才能有坚逾铁石的战斗决心。

正因为如此,我们这个民族才用了“汉”这个字,作为民族永远的称呼!哪怕王朝更迭,哪怕胡尘漫天,华夏子孙永远是大汉的后裔!中国人对热血男儿永远的尊称就是两个字:汉子!

华夏男儿,血管里从来不缺乏沸腾的热血,若是没有开疆拓土的雄心壮志,大汉铁骑不可能踏破楼兰,不可能勒石燕然,更不可能将东亚地区所有适合人类生存的土地都留给了后世子孙。

只是千百年来的统治者,使用“强君弱民”、“以歼御良”等种种卑劣的手段,将华夏男儿胸口的热血渐渐冷却成冰,让他们活的窝窝囊囊,让他们一生蝇营狗苟,让他们彼此残害,让他们互不信任,将这个伟大的民族变成一个个没有灵魂的行尸走肉!

英国人对待锡克兵的态度,令陆飞明白为什么江淮军的军规里,第一条就是永远不许放弃受伤的战友和战死袍泽的尸体,也令他明白为什么军规里对见死不救的处罚是那么严厉。他也搞懂了军校里,柴东亮亲笔题写的校训的意义:爱士兵,爱人民,就是最强大的国防!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