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我的公公叫康熙 >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投桃报李(第一更求月票)

第一千一百二十六章 投桃报李(第一更求月票)(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她就道:“回头问问曹大人,能不能让小四、小五认个先生,指点指点……”

不求学出多大成就,可是这一手字是读书人的脸面,学个皮毛在满人中也算是出色的。

到时候小哥俩八旗科举晋身也好,笔帖式晋身也好,都能多一个长处。

九阿哥点头道:“这个好,咱们给他说清楚了,多给预备份束脩。”

如此一来,等到他们出宫的时候,就有了好几箱子的绝版书。

只是其中有一半是福晋的笔墨,否则直接拿到外头书铺寄售,也能赚一笔银子。

如今有了这个善书的人才,正好可以将府中的藏书再扩充扩充。

康熙也晓得九阿哥的毛病,见不得人闲着,人既安排下去了,他也就不管怎么使唤了。

等到回阿哥所,九阿哥跟舒舒说了指了曹曰瑛的缘故,舒舒也是无语。

至于私事请托,应该不多。

因为江南还有季弘在,不管是给福晋找料子,还是找宝石什么的,都是托给了季弘。

康熙轻咳了一声,道:“翰林官跟其他官员不同,少了冰敬炭敬,日子清贫,衣服乘骑,皆不能备,丁忧告假回籍的翰林官,生计艰难,无力至京;在京的翰林官,也是贫无立锥之地者,不乏其人,很是狼狈,朕已下令,命翰林官选各省学道员缺,与六部郎中并差,曹曰瑛是特旨简拔的内廷翰林,不好补翰林官缺,就打发你那里兼个差事。”

九阿哥想了好几个可能,都没想到是这个。

他看着康熙道:“原来汗阿玛是拿儿子的典仪贴补臣子,那一年六十两银子够么?”

原来是看他们皇子府的福利好,贴补臣子来了。

不过善书……

抄书太浪费了。

“爷,各处铺子的匾额可以换一遍,剩下的就请曹大人多抄些字帖备着吧……”

舒舒说着,觉得丰生他们几个年岁太小了,离拿笔还有好几年,谁晓得到时候这人还在不在皇子府兼差了。

要不要给个双俸什么的?

康熙道:“你们府里不是还有四季衣裳,年底也有钱米,这就行了。”

曹曰瑛虽是安徽人氏,可是从父辈开始就在大兴寄籍,后三十三年兄弟都在御前当差,就得了内城的一处官房赐住,多一份俸禄,就够了。

九阿哥却不想白掏这一份银子,眼见着不是来当半个老师的,就少了几分拘谨,有了安排,道:“汗阿玛,您也晓得,我们府上不养闲人的,既是曹曰瑛在书上有所长,那儿子也就人尽其才,让他抄书了,给丰生他们兄弟预备着。”

原来他想起了没有出宫之前,福晋从景阳宫借绝版书,然后带了小松两个抄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