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都市言情 >四合院之饮食男女 > 第160章 我都不认识!

第160章 我都不认识!(第2 / 1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什么叫出得去,回得来?

相关产业的投资出得去,成本和盈利回得来。

轧钢厂的工人压力出得去,生产效益回得来。

她所说的三年和六年,真正的意思不就是这些东西在董文学的任上,在李学武的未来中会实现嘛。

实现了,也就成为两人不断进步的阶梯了。

董文学六年,李学武六年,十几年的发展,屋里众人都忍不住的有些激动。

这是要在轧钢厂的基础上再造一个大厂嗯,比轧钢厂本身还要大,人数还要多,生产产品还要丰富的集合体。

那到时候轧钢厂的地位就会从主干变成附属了,董文学和李学武也从配角变成主角了。

李学武看了韩殊一眼,随后说道:“陆上交通发展是有制约的,可海上没有,河运也宽松些”。

后世冀省很多的产品都是用千吨船走河道运往小鬼子那边去的,方便的很。

李学武并没有在这个项目细说,那就说明这部份内容是配合贸易项目做的准备了,也就是跟李怀德有关系的内容。

这可真是一环扣一环啊,所有的项目都是环环相扣,连接在一起的,不会出现产无所用的情况。

为什么说没奔着自行车去,众人也想到了,轧钢厂这么大的体量进行转型,小厂子恐怕接不住。

什么叫移花接木,扭转乾坤啊,这可真是一步大棋啊。

可李学武为什么要在这里说出来,还是说给她听?

原因很简单,董文学和李学武想要把这些产业一个个地安在钢城,就需要更多人的支持和帮助。

中层管理干部中,李学武已经有人支持了,技术处和生产管理处现在就是李学武的急先锋。

而决策层就等她的意见呢,无论谁是厂长,一个副厂长,两个副书记的一致性意见都是至关重要的。

一台自行车能用多少钢铁,能存多少工人,说出来建出来也是没意思。

钢铁发展的这么迅速,自行车发展的更快,自行车保有量也在持续增加,比钢铁业饱和的都快,不算是个好方向。

汽车和造船就不一样了,真正的黄金产业了。

至于其他的造武器、造工具、造生产物资等等,李学武不说,那也是有后路的。

谷维洁有些羡慕地看向董文学,一个是羡慕他有这么厉害的学生,另一个羡慕的是李学武能为董文学做这么多准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