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剑圣 > 第二十三章 我信他!

第二十三章 我信他!(第2 / 5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江淮、荆襄还有一个优势,眺望江南。

江南天下粮仓,大古往今来便有江南丰,天下足的说法。

不论是取淮南渡江,还是沿着江陵而下,皆是攻取长江天堑的最佳途径。

由此足可分析出来,叛军下一步军事动向。

或是取睢阳,下江淮;或是夺南阳,进荆襄。

他当即不理会杜登,大叫道:“南霁云、贾贲、姚訚听命……”

张巡一直以为徐叔冀投向了叛军,才会在枫桥设伏,好将自己的人头进献。

现在却发现徐叔冀并没有直接投向叛军。

这两者之间,天差地别。

张巡有着非凡的战略头脑,对于叛军当前的局面了然于胸。

张巡心底认为取睢阳,下江淮是第一选择。

但张巡更清楚,唐王朝在江淮一带的布防情况。

李瑶虽然昏聩无能,却也知江淮的重要,布下了重重防线。当然最关键的还是李祎当年抵定江南留下来的三万强兵。

叛军想要磕下江淮并不容易,反之荆襄却是有机可乘。

叛军现在占据着东北、河北、中原三地,但随着裴旻的到来,河东郭子仪出色的表现,叛军已经不可能向关中、河东扩张了。

东面徐州,战略意义不大,惟有江淮、荆襄二地是最佳选择。

江淮水网交织,湖泊众多,古人曰“天下赋税仰仗江淮”,“江淮自古为天下富庶之区也”。

这取江淮,于叛军而言,意义重大。

其次是荆襄,荆襄同样的河流交错、湖泊密布。中心地界有大小河流近百条,比不及江淮,却也是富庶之地。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