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盛唐剑圣 > 第六十七章 误会 心服

第六十七章 误会 心服(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历史上的张九龄因没有裴旻的出现,受到姚崇排挤,过得不如意,一气之下回了老家。

面对难行的山道,张九龄上疏请开大庾岭路,并且得到了准许。他自任开路主管,亲自到现场踏勘,缘磴道,披灌丛,不辞劳苦,指挥施工,修葺了梅关古道。

“太好了”张九龄、袁履谦、李林甫、王之涣、王昌龄等节度使幕府谋臣,先后欢呼起来。

他们这些天都在等这个消息。也皆在谋划开陇山,修乌鞘岭这千古壮举,只是他们不如裴旻肯定,担心裴旻说服不了满朝文武。

如今一切抵定,他们这些天的用功,就有用武之地了。

裴旻风尘仆仆的走到上首坐下,笑看自己麾下的谋士,问道:“这些天,你们商议出什么结果没有。”

张九龄在裴旻的幕府中占据着谋主的地位,地位最高,最先出班道:“属下在国公往长安之后,去了一趟陇山,与陇山附近的百姓猎人做了详细的调查交谈。发现了陇山之中,有一跳较为细小的兽径,直通一处不知名的山谷。我们可以沿着兽径修葺,稍微绕些许弯路,避开山尖。这样路程或许会长一点点,但是工程量却减少了两成有余。”

“嗯,确实是一举两得”李隆基若有所指的说着。

李持盈却没有理会,满脑子都是裴旻弄出的火药。

李隆基除了发出女大不中留的感慨,一时间别无他想。

李持盈目的达到,喜滋滋的去了。

李隆基却看向高力士问道:“你看如何?”

他说着冲怀里取出一张地图,上面绘着一条红线,将陇山一分为二,在红线的中间标识着一个狭长的山谷。

裴旻看着地图,大喜道:“这个山谷也能给我们减轻不少压力,九龄这一出手,可是不凡,几乎定了我们施工的线路。”

张九龄作揖道:“国公莫要忘了,某是哪里人”

裴旻恍然大悟,张九龄是西汉留侯张良之后,西晋壮武郡公张华十四世孙,韶州曲江人,唐朝时候的韶州一代统称岭南。山地、丘陵、台地纵横交错,可谓山高岭峻。

张九龄是岭南第一位状元,他自幼出生于山岭,对于山岭非常熟悉。

高力士哪能说什么?直接微微一作揖道:“自然是珠联璧合,天生一对。”

李隆基大笑:“朕亦觉得如此”

**********

正马不停蹄的回陇右的裴旻,莫名的打了个喷嚏。

一路疾行,不一日,返回了鄯州,将李隆基的最新任命公之于众。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