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大唐杨国舅 > 第三四九章 锐不可当

第三四九章 锐不可当(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在他看来,眼下朝中没有任何一件事能跟立储这件事相提并论。

虽说之前废太子一事,杨云跟张九龄的关系不是那么融洽,但想来张九龄不会因私废公,继续容忍张守珪提拔重用那些不知从何处招揽来的心怀叵测的胡人将领。

在这件事上,杨云跟张九龄的意见不谋而合。

……

……

张九龄办完一天差,晚上回府时,收到张拯转交的杨云的书函。

杨云的想法很简单。

御史台这边从来都没把他当自己人,不然不会到现在都不给他安排正式差事? 而只是让他在这里上班摸鱼。

之前去清查含嘉仓? 最后也是不了了之,眼下朝野疯传皇帝安排杨云炼丹,如此一来谁都会想? 杨云是皇帝跟前的佞臣? 更特殊一点那就是还是个道士。

既是道士? 就该做道士应该做的事? 至于朝事不归你管? 最好问都不要问。

可杨云眼下要做的? 正是通过预知大唐未来走向,也就是安禄山造反这一导致大唐由盛而衰的天机,泄露给皇帝,从而提前诛除此獠。

在这之前,张拯已看过上面的内容。

“父亲,看来这位杨公子对于边疆事务很在意,他居然想铲除那些犯错的胡将,这其中是否蕴含有什么深意?”

张拯读的书不少,用学富五车来形容丝毫不为过,但脑子一般,谋略见识都非常平庸,许多事情都揣测不透,所以才会询问父亲的见解。

张九龄一向对儿子的看法不在意,亲自看过杨云书函,眉头顿时紧锁。

“之前听他提及过,为何此番又特别提出来,不知是何意?”张九龄喃喃自语。

为避免接连向皇帝展示所谓的天道伦常,让李隆基心生疑窦? 杨云暗自琢磨这份奏疏该怎么草拟。

不过他很快便想到一个关键人物? 那就是张九龄。

刨除他这个意外因素? 历史上朝中最想杀掉安禄山的重臣就是张九龄? 张九龄早就看出安禄山有反意,不管这件事是否为后人杜撰,或是牵强附会的添油加醋? 至少杨云觉得可以充分利用。

他回去后立即写了封信,派人送给张九龄。

张九龄看不看先不说,至少他把坚决要除掉安禄山的意思传达过去,同时说明这关系到未来大唐存续,无比重要。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