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一九一〇章 攻势如潮

第一九一〇章 攻势如潮(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张浩点了点头,这条盘山公路确实是进攻的难点,日军构筑在山上的炮台、山腰处一个个如同悬洞般的堡垒工事,将上山的公路完全封死,不打下这座山,就不可能沿着盘山公路去打山口处的要塞。

而且,由于这片山区面积太大,同时山峦起伏不定,加上溪流、溶洞遍布,集中使用云爆弹的效果不会太好,最后还是得靠人力攻上去。

张浩放下望远镜,回过头道:

“咱们山地兵就是专门为攻克这样险要的地形而存在的!哪怕地势再险要,咱们也得攻上去。只要打下这里,就等于打开通向山口要塞的缺口,到时候主力就能长驱直入,进而夺取赤塔!”

......

自三八年该地被日军占领,日军在中东铁路沿线派驻有部队,但在两日前开战后,这些据点不是被安家军拔除就是自动撤离。

更加狠毒的是,日军撤退时不仅爆破、拆除了铁路,还将沿途隧道炸塌,导致安家军不得不逐山与日军展开争夺。

贝加尔湖战事由尹继南上将统一指挥调度,但具体的指挥,却由各方面军主官担任。其中,负责赤塔攻防的,便是山地集群司令员焦光绪中将。

此次进攻远东,驻扎缅北及喜马拉雅山南麓的、精于山地作战的山地集群悉数北调。

开战后,四个山地集团军共三十多万大军漫山遍野地推进,日军构筑的工事根本无法阻挡,仅仅两日夜,大军便推进到了雄壮的兴安山山脚下。

兴安山作为赤塔屏障,日军上下自然明白其重要性。

日军在远东和东西伯利亚地区,主要是依靠**混成旅团和国境守备队防守,在赤塔和兴安山地区集中了八个**混成旅团的兵力。横亘在部队前方的这座山,便驻有一个旅团,防守极为严密。

同样是在这片月色下,站在山腰掩蔽所的日军**混成第一三五旅团长土谷直二郎少将也是一脸严峻,拿着望远镜不放心地向四周看去。

皎洁的月光下,兴安山主峰山脚下的工事后面,第二山地集团军司令员张浩中将眉头紧锁地用望远镜观察着前面日军构筑的工事。

虽然安家军空军有着详细的侦察照片,并且特种部队还有着大量翔实的情报,但是,不管是文字资料、图片还是军用地图,都无法真正体现兴安山主峰的险要。

此地经帝俄、苏联数十年修建,日军接手后还多次进行加固,并且由于接到前线急报,知道安家军有一种能燃烧空气的厉害炸弹,日军作了极为严密的防火部署,使得进攻难度成倍增加。

第四山地师师长张国生少将刚刚跳下越野车,看到司令员正在仔细观察兴安山的地势,便走了过去。

“军长,我们师侦查营把这座山着着实实摸了一遍,最后确认:周围数十里全部是崇山峻岭,除了唯一可通行火车的隧道已经被日军炸塌外,便只有一条盘山公路可以翻越大山,而日军的各个火力点,便分布在这大山之上,易守难攻!”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