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一八三七章 突破边境

第一八三七章 突破边境(第2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炮击持续着,一排排若同蝗虫过境般密集的火箭弹,呼啸而来,从界河边一直蔓延到后方五公里开外用钢筋混凝土筑成的坚固防御工事,所有的东西都好像被狂风吹起来一样,在爆炸声中纷纷飞出去。

整个大地,就像月球表面,坑坑洼洼,几乎看不到一块完整的平地。

仅仅半个小时,炮击中心区域长达十余公里的防线,土崩瓦解,偶尔有一些残存的防御工事,就那么突兀地矗立在那儿,大多数***人心里都很清楚,这些失去蔽翼的堡垒,很难经受武装到牙齿的安家军官兵的摧残。

东方的天空中,露出了一丝曙光,地面上有了一丝亮色,可以较为清晰地看清楚事物。

这时,炮火开始渐渐向后方延伸,被炸得晕头晕脑的鬼子兵和马来人,一个个相互搀扶,满怀恐惧地从残破不堪的战壕、暗堡、防炮洞等防御设施里爬出来,站在千疮百孔的阵地上,欲哭无泪。

实际上,***煞费苦心扶持的兰印军、菲律宾军、缅甸军和日印军,几乎都使用英制装备。一方面是因为一下子要把那么多军工厂的生产线改造为适应日军使用的武器生产线,难度太高,另一方面,战场需要不断有装备完整的部队投入前线,根本没有时间留给技术工人进行改造,于是便形成现在日军装备日式系列武器,而伪军却装备威力更大的英制单兵武器的情况。

当然,所有的重火力,比如采用7.7mm口径子弹的布伦机枪和双联装维克斯重机枪、12.7mm博易斯反坦克枪、50.8mm和152.4mm口径迫击炮,全部供日军使用。大多数殖民地军队是无法享受到飞机、大炮、轻重机枪的,唯一的支援火力就是掷弹筒和手榴弹。毕竟,日军需要的是炮灰,而不是影响自己统治的战争怪兽。

由于长达两年的和平期,大多数日军及马来军都失去了警觉,他们没有依照条例,住进阴暗潮湿的防炮洞,而是驻在没有任何防御力的木制营房中,呼呼大睡。

安家军这一轮炮火打击下来,几乎瞬间就把日军独立步兵第三旅团和马来军第九师、第十师报销了近半人马。

而同样笼罩在炮火中的日军防御阵地也不好受,大团大团的火球,从堑壕、碉堡、掩体上蒸腾而起,大多数防御工事在剧烈的爆炸声中,轰然坍塌,躲避在这些工事里的鬼子及马来人,几乎来不及思考,便化为血雨肉末。

原本严密的防御体系,已经被摧残得不像话,到处都是被开了天窗的碉堡,大多数工事已经垮塌,成片的战壕及交通沟,已经被夷为平地,被炸得松软的土地上,到处都是残破的枪支零件。

泥土散发着奇怪的腥臭气息,看上去殷红一片,有些马来人好奇地掬起一抔泥土,发现里面掺着血肉碎块,许多内脏中包含的粪便也赫然在其中,难怪气味如此难闻。有些倒霉的家伙,双手鲜血狂流,原来泥土中到处都是破碎的炸弹碎片,锋利异常,轻轻一触,肌肤的表皮就被划破,血一下子飚了出来。

而在河对岸,安家军的大型工兵车辆,已经开到了界河边,随着车屁股的车厢高高翘起,一块块预制钢铁构件落入波涛汹涌的河面上,无数穿着迷彩气垫衣的工兵跳上浮在水面上的预制构件,驱动发动机,向着边境这边驶来。

火箭弹就像落冰雹般,尾随着各种口径的加农炮弹、榴弹、迫击炮弹等落下,“轰隆隆”的如同晴天霹雳的巨大响声,几乎要震破人的耳膜。

日军阵地上血肉横飞,尚未燃尽的燃料,被炸药激荡开来,四处抛洒,往往一枚130mm口径的火箭弹落地,周围就烧成了一片火圈,真正的大面积杀伤!沸腾的气浪,在爆炸中若池塘中扔入的石块一样,立即以炸点为中心,呈圆形一**袭向四周,日军的阵地、士兵、武器和工事,在冲天而起的火焰中,迅速被吞噬。

***人和马来人,鬼哭狼嚎,四处狼奔豕突。

可是,在如此密集的弹雨打击下,如何能够逃得一命?从军官到士兵,遭到灼热的死亡钢雨覆盖,一个个被撕裂成了碎片,残肢断臂夹杂着内脏器官,整个日军的防线成为了一片炼狱。

日军的独立步兵旅团编制,没有配备炮兵,因此也就无法对安家军的炮击进行反击。当然,即便是现在日军主力师团在得到装备强化的情况下,集中直属炮兵联队以及下面旅团、联队、大队的直属炮兵,所有大炮加起来也不会超过两百门,要想对这么多的大炮进行反击,纯属痴人说梦。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