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一一〇六章 针尖麦芒

第一一〇六章 针尖麦芒(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蒋介石放下安毅的复电,久久地陷入思考之中。

安毅出乎意料地没有拒绝蒋介石的号令,甘于忍受自己被撤职以及中央作出的对数次违抗中央命令、桀骜不驯的同盟军四十四军予以取消番号的严厉处罚不作回应,而且复电中竟然没有半句怨言,让蒋介石感觉到有些不对劲了。中央常会六中全会因救灾需要,延期至十一月一日举行,暂时不需要安毅赶到南京,但是安毅对蒋介石询问的川南代表名单没有予以任何答复,这一点尤其让蒋介石感到担心。

自从安毅一怒之下从华北返回川南以后,不但不再给中央政府半点儿面子,对于任何无礼要求均一口拒绝。并且还把中央政府派驻川南的行政监督机构全部撤销,赶走了所有中央派驻人员,要不是安毅与陈果夫、陈立夫兄弟私交不错,恐怕唯一剩下的中央党部办事处也会被安毅清除。

对于安毅如此激烈的反应,中央政府上到主席林森,下到立法院、监察院各部主官,都不敢随意表意见,更不敢公开指责安毅的不是,因为,千疮百孔的国家和政府面临的日益窘迫的财政赤字,就像一块沉重的巨石,压得中央政府所有官员包括汪精卫在内都无法喘息,如果这个时候再激怒安毅,结果只能适得其反,很可能整个”南地区就会变成第二个两广甚至新疆,水泼不进,针插不入,形成实质上的军阀割据。更何况,如今华北的中流砥柱是安家军第十七军与第二十四军,是中央政府与日本方面讨价还价的主要依仗,是制止华北地区自治分裂的最为重要的威慑力量。

蒋介石眉头紧皱,在书房里来回踱步。如今有太多的事务需要他着手处理,一直以来他也举重若轻,一一予以解决,唯独安毅的安置问题,令他倍感棘手。

众头人率领身背长短枪的青壮,沿着新修好的公路,从孟连一直赶到思茅城,见到出迎的安毅,立即要求他去山寨做客,说将军你一定要再去看看,如今各村各寨道路都修通了、旧日贫穷落后的村寨早已大变样!

安毅热情地请更然和一众头人喝酒,席间把妻子楚儿和已经能蹒跚跑的儿子介绍给大家认识,楚儿非常热情地向更然和头人们斟酒,一口一句“大叔”叫得头人们惶惶不安,也惊喜不已。

结果,头人们看到安毅实在是安排不过来,退而求其次,请安毅的夫人、儿子到各村塞做客几天,安毅询问欣喜的楚儿之后,爽快地答应下来,于是就有了将军们的一帮女眷和儿女的山寨之行。

此时的安毅,已经站在云南与安南边境的李仙江南岸,对这个新开辟的仅次于河口海关的通商口岸非常满意,出境处的李仙江,在木噶镇东形成了一道半月形的江湾,因此这个越来越繁荣的进出口商品口岸的名字就叫江湾关。

江湾关以西的中国境内道路,全都是四车道的水泥路面,向西延伸五公里、穿过木噶镇后转为拍油路面,一直连接到滇南重镇思茅。江湾关的边防哨卡和海关税政司同在一个造型精美的方形建筑之内,进出境通关手续和货物进出口贸易是分开的,与对面法属安南口岸的建筑设施区别很大。

这时,康泽在门口大声报告,在蒋介石的肯下,快步入内:“委座,日本大使有吉明突然求见汪院长,学生通过汪院长身边人员得知,日本大使之所以连夜求见,是耍提出强烈抗议。”

相比之下,江湾关的一切在方方面面都比法屏殖民地的关卡正规得多,

“司令,委座急电!”

参谋处长刘卿及时赶来。

安毅接过电报,细细,看完沉思了一会儿,出乎意料地没把电文交给身后的机要参谋赵伯翰存档,而是收进自己的口袋,对刘卿说了声“回复,遵命。即可”就率部赶回思茅。

南鼻熙园,委员长官邸。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