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铁骨 > 第三七七章 一炮而红

第三七七章 一炮而红(第2 / 3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安毅的小段领唱过后,三声部的男生合唱悠悠响起:“黄沙催不老岁月,吹不老我的思念,曾经多少个今夜,梦回秦关……”

一曲新颖浑厚的合唱,取得了巨大成功,使人仿佛看到了远征的军人对家乡亲人的思念之情。

绝大多数人没想到安毅拥有如此美妙的歌喉,没想到被称之为模范营虎将的顾长风长笛吹得如此精妙,没想到一直隐在安毅身后的副官沈凤道拥有如此深厚的古乐造诣,更没想到他们三人会演绎出如此缠绵低诉而又略带哀伤的美妙曲韵。

歌声停止,琴声袅袅,最的一声笛声遥遥远去,满场观众随即爆出热烈掌声。

身穿文人的安毅三人起立鞠躬,大幕缓缓合拢,大厅里灯光亮起人声鼎沸,赞扬声如潮水般响起。

女司仪再次走幕前,用她悦耳的嗓音报出了第二个即将表演的曲名《梦驼铃》。

大幕拉开,近千观众全都一愣,台上整齐地站着两排身穿整洁的革命军旧军装、带着军帽的官兵。

一个多小时过去,整个大厅气氛热烈管其中不少正派持重的老夫子和传统观念牢固的名门闺秀对整台

璧的节目产生的巨大反差,毁誉不一,但是出现的产生的巨大反响就已经足够了,安毅的目的基本达到,何况这地方压根儿就不是老夫子该来的地方,服务的对象自然有其局限性明天之后还有坐台小姐陪酒陪聊天,想寻欢作乐尽管上楼开房即可,想安安静静地小酌几杯也可以到边上的西餐馆和咖啡厅,反正闹中有静,各取所需,谁也不会勉强谁。

最后一个民乐演奏开始,安毅向弟兄们说声去去就来便走向后台,贺衷寒低声猜测最后出场的《老兵艺术团》会不会是安毅自己弄的?康泽想了想说估计不会,安毅如今忙着财没那闲工夫,但又说不出这个老兵艺术团是哪儿来的。戴笠则说很有可能竟安毅以前在黄埔的时候就少上台表演,这家伙鬼点子多,也许待得气闷也想玩玩新花样。

果然如戴笠所言,民乐表演过后大幕拉上,美丽动人的司仪小姐开始向满堂的嘉宾介绍最后三个节目,当观众们听说《老兵艺术团》成员全都是原国民革命军第一军独立师退伍官兵组成时,立刻来了兴趣,随即报以热烈掌声,所有人都知道这是安毅的英雄部队,曾是享誉全国令敌人闻风丧胆却又让人唏嘘不已无比悲壮的英雄部队今天他们突然出场演奏,不管技艺如何,这份精神就令人钦佩感动。

《一剪梅》的曲名报完,大幕徐徐拉开,舞台灯光昏暗整个大厅的灯光也几乎同时熄灭,只剩下观众席中每一桌点点烛光在摇曳照耀只听一阵沧桑悠扬的古筝曲韵传来,清脆的长笛声随即与古筝交相辉映段深情而深幽的过门曲声缓缓加重,一个浑厚的男中音随着古筝和长笛的悠悠传来舞台灯光也逐渐变亮:

换上旧军装的安毅抱着手风琴,与顾长风、沈凤道等十几名拿着各种民族乐器的官兵坐在前排,在俄国指挥家高举的指挥棒面前做好准备。

随着指挥家手中的指挥棒微微前指,木鱼声“笃笃”传出,铃铛声也不断叮当,常保芳手中的二胡拉出一段幽婉的曲声,随后秦琴和扬琴的声音和笛声整齐交汇,安毅手中的风琴伴奏声也加入其中:

“攀登高峰望故乡,

黄沙万里长,何处传来驼铃声,

声声敲心坎……”

真情像草原广阔,

冷风雨不能隔,

……

爱我所爱无怨无悔,此情、留……心间!”

安毅深情的声在古筝和长笛的伴奏下,流淌在整个大厅,流淌在每一个人的心田,听得贺衷寒等人心情激荡,听得前排的周若婷和冯洁云神牵魂绕,媚眼如丝,听得最大包厢里的朱培德夫妇和女儿、老道夫妇唏嘘不已,听得满堂观众为之倾倒。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