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体读书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庶族无名 > 庶族无名 第192节

庶族无名 第192节(第3 / 4页)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推荐小说:

原以为嫁接之法是系统神仙才有的,但陈默翻阅典籍时,发现氾胜之早在之前已经有类似的手段,只是相比于系统神仙给自己的方法,氾胜之的嫁接之术过于简陋,但其中亦有可取之处。

至少在教授旁人学习之时,氾胜之的方法更容易被人接受,系统神仙的东西太过晦涩,其中更涉及到另一套学问,旁人就算想学也很难听懂,陈默将这些东西吃透之后,以自己的方式讲解出来,这些人才能听懂。

毕竟系统给陈默的知识说着挺玄的,但做法其实不难,陈默要教的是做法而非让他们明白为何会如此,这样会简单很多,至于其原理……氾胜之当年估计也没弄明白,哪怕陈默现在得了系统神仙传授的知识,同样也搞不清楚细胞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植物动物都是细胞组成的?

这个……虽然知道系统神仙所说应该是对的,但陈默一时间还是有些接受不了,原以为系统神仙的东西自己已经学的差不多了,但如今看来,自己要学的东西还有很多。

不能嘲笑他们目光短浅,连生计都无法维持,谈何未来?

“这个,可以效仿秦法,不过却也不能完全效仿,若如先秦那般,以军功换取田地,的确可以在短时间内练就一支虎狼之师,但天下的田地就这些,总有封完的一天,而一旦无法兑现,恐怕会反噬自身,儒以为,军户家眷,可减免一些赋税,若是立了功勋,可以减免更多,若是战死,赋税可以直接减半,直至其子女及冠。”李儒摸索着下巴道。

像秦朝那样有些太极端了,而且若真那样直接封地,最终的威胁不会比现在的世家小,于民生也无用,毕竟是四百年前的东西,未必就适合如今,李儒显然考虑到这一点,所以没有照搬当年的秦法。

陈默摸索着下巴点点头道:“文优此言,确有可行之处,这样,先拟一份章程,我等再进行商议。”

虽然有些事情会拿到朝堂上去议,但一些关乎根本的东西,陈默不会去朝堂上议,而是自己这里直接拍板决定,如果拿到朝堂上去商议,这种事,以陈默的经验,拖个一年半载一点都不奇怪。

陈默只能一步步来,先从贸易开始,至少这些愿意交好甚至心向大汉的羌族,陈默觉得不能放弃,需要好好拉拢。

“主公,羌族之事,需要谨慎。”一旁的李儒闻言忍不住提醒道,作为陈默的核心谋士团队,李儒自然知道陈默主张融合羌族之事,但这种事的阻力可不只是朝中反对而已。

“文优放心,此非一朝之功,或许穷尽一生也未必能做到,但至少是个方向,大汉要更加壮大,就该有海纳百川的心胸,羌族若能成功,其他如匈奴、鲜卑、乌丸也未必不能,根据巴塔干所言,中原之外,未必就皆是荒蛮,这天下也并非只有我们看到的这么大。”陈默微笑点头道。

巴塔干为陈默打开了看一个更大的视野,大汉以西,西域更往西的地方,同样有着万里沃土,或许大汉很难将其进占,但交流却是可以有的,甚至必须有,西方的文化也有其可取之处,大汉需要海纳百川的心态来吸纳兼容这些所谓的异族思想。

李儒点点头,陈默有这个心思就好,他最担心的是陈默年少气盛,太过激进,那样就算陈默的想法是对的,急于求成的话,反而会大乱他们原本的步骤。

“喏!”

第一百一十七章 族人

兴平二年对整个大汉来说,是相对和平的一年,曹操夺回兖州之后,没有再贸然动兵,关中陈默在默默地梳理自己的势力,开始建立新的规矩,恢复民生,与周边关系也不再是一味地打,跟张鲁合作,愿意与汉人通商的羌人这边可以展开贸易,同时在长安一带建立卫城,主要是集结军户。

同时,陈默将匠作大将单独从少府中分离出来,设匠作中郎将,由马均带领,专门负责研究和改良农具以及军械,此外陈默又设典农中郎将,负责各地农务的推广,粪肥使用,还有耕作技能突破九级之后,陈默获得嫁接技术,他准备将嫁接技术也广泛推广,在兴平二年,佃农中郎将是陈默亲自担任的,虽然很多人不理解,但在陈默的带领下,这一年,关中粮食、果蔬丰收,远超往年。

陈默在这一年,向天下展现出自己在农业上的惊人造诣,更亲自教出上百名精通嫁接技术的老农,在之后接替陈默的工作,向各地推广嫁接技术,目前,根据系统神仙提供的资料以及陈默阅读《氾胜之书》中得到的。

众人又商议了一番兼容羌族的可能性之后,话题重新回到关中的治理上,那些东西距离现在太远,就像陈默所说那般,或许穷极一生都未必能够做到,眼下重要的还是发展壮大自身。

“如今关中民心渐定,若粮草无忧的话,庶以为,主公集中军户之策可以更完善一些,毕竟背井离乡,终有些怨气,庶以为,可以适当于军士家眷一些优待,如此一来,既可除民怨,又可得军心。”徐庶笑道。

陈默集中军户的做法,看似有些不仁道,但若是做得好了,却能令军心更向着陈默。

“已经在做,书院已经建好,有功将士之子皆可入书院就学,不过只是这些恐怕不够。”陈默点点头。

虽然读书对于很多人来说都是一个奢望,许多人穷极一生都想要求学而不得,但并不是所有人都会是这般想法,毕竟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能看到的更多是眼前的一日三餐,为生计而奔波,若是连肚子都填不饱,真的一心求学的恐怕不多,陈默设立书院让有功将士子女能读书或许会让一些有志将士发奋,但大多数将士恐怕并不关心这个。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